|
民革东莞市委会虎门支部 曾红玲
摘要: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回归以来,“反国民教育”、“占中”等一系列活动的发生,折射出香港国民教育长期缺位的现实困境。通过分析香港国民教育的现状,回顾东莞与香港特殊的历史联系,深入剖析博物馆对接国民教育这种新模式,本文旨在探析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现实可行的推进香港国民教育的新路。
关键词:香港 国民教育 东莞历史文化 对接 推广
一、香港国民教育现状
香港回归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政府官员都十分重视香港民众的国民教育。2007年7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香港并发表讲话,强调“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民教育”。2012年8月3日,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宣布教育局将成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邀请各界代表加入,共同监督“国民教育”的推行。2015年,香港正式推行国民教育课程[1]。截至目前,各种政策的施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不错成效,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一系列尖锐问题,如2012年9月香港民众“反国民教育示威游行”;2013年3月的“占中活动”等都是对这些问题的爆发式反映。2016年2月8日,正值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本是合家团圆之际,香港旺角却发生骚乱,警方与现场示威者对峙超过一个半小时并鸣枪示警。香港本是一个法制社会,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归因于国民教育的长期缺位。当前,香港国民教育存在以下特点:
1、后殖民时代的港人存在身份迷惘
香港特殊的政治文化及历史环境导致香港民众对自己的身份认证普遍出现疑惑。香港人的身份困惑最早出现在1967年,这一年发生的反英暴动,促使港英政府推行新的教育以图从文化上割裂香港和大陆的关系。港英政府为每一位学童提供关于“英国人的理想与习俗”的“基本教育”。1975年九龙崇真中学一位教师因带学生参观“中国近代史图片展”,当局以“带领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的荒谬理由,欲解雇该校校长。一系列诸如此类的奴性殖民措施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上少见的,在100多年里没有进行国民教育的非原始地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香港沦为“浮城”,香港大众的爱国意识也不断被涤淡[2]。
2、港民民心回归具有滞后性
香港回归祖国多年,土地是很快回归了,但人心的回归却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香港民众的身份认知一般是在“香港人”和“中国人”之间摇摆。自回归之后,香港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港民对自己国民身份认识的教育活动。“但是香港与中国分割150年,要建立这种国民身份,不能一夜之间做到。”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曾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包括认识、理解、尊重和接受。
3、香港国民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和谐
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历史原因和港英政府的误导,香港社会尚未形成推动国民教育的和谐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层面不热衷于探讨国家问题和港人国民身份问题;二是各种组织和大众传播媒介对祖国缺乏全面公正的报道,有时甚至出现误导的情况;三是教师群体对中国大陆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有关新中国的历史、国情等现实问题采取回避漠视的态度。凡此种种,导致香港国民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和谐。
4、香港学校对国民教育重视不足
香港学校对国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学校管理者对国民教育没有从思想认识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课程目标和宗旨并不强调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学校教育没有把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作为主要内容;学校国民教育的重点设置在了解自己、认识社会、成为世界公民层面上,跨越了国民身份认同这一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对公民而言恰恰是最为关键的;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国民教育的把握不准确,对新中国国情的了解不全面,导致他们对中国国情教育及香港与中国的关系等政治问题只能点到即止。
5、香港青少年认识方面的独特性
香港青少年大多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发散性思维,香港教育向来也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多数香港学生来说,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打动他们,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达成心理上的共识。传统大陆说教式国民教育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长期的倾西化教育使他们独特的港式优越感常常溢于言表,对这些极具个性的孩子光“照着讲”不行,更可行的方式是“照实讲”,用事实说话,对于“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理念更需按照港式教育规则输送[3][4]。
二、东莞与香港的历史联系
纵览广东地理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地缘政治上还是在血脉相承上,东莞都与香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来看,东莞过去有林则徐虎门硝烟开启香港近代史,而今有虎门炮台遗址、鸦片战争博物馆、抗日名将蒋光鼐故居等诸多名胜古迹时刻警示香港民众勿忘国耻;从地理上看,两城隔深圳相望,交通联系便利;从人文环境上看,两城人员交织,据不完全统计,香港大约有80万东莞人,平均十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出自东莞;从经济建设上看,东莞这座初时的小城凭借许多港商的投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上各个方面均表明,东莞具有与香港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得天独厚的纽带与基础,以东莞为平台,借助东莞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从而与香港国民教育实现对接,必将对促进香港国民教育、增强香港民众爱国意识产生积极作用[5]。
三、鸦片战争博物馆对接香港国民教育的做法及启发
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之一,教育效果也是衡量一座博物馆综合绩效的关键指标,好的博物馆教育能够契合馆藏、展览主题,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作用[6]。博物馆展现的不仅是故人遗物,更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抹民族风情。每一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主题,都有自已所要承载的文化精神。虎门销烟便是一种极具强大精神力量的文化符号,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其所承载的那种悲痛交集而又紧密相关的文化精神通过有机有效的方式传输给香港青少年,让他们明白民族、国家的命运将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命运,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同时可以使他们了解外来文化对其生活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提高他们辨别是非、正确区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能力。
以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对接香港国民教育的先例进行分析。近几年,鸦片战争博物馆在对接香港国民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并增强了香港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以讲座为载体,强化阵地宣讲
2014年初,面向香港青少年学生,鸦片战争博物馆研发了“我们在鸦片战争博物馆里上近代史课”项目。针对香港学生个性独立、西化倾向及自身拥有相对优越感的特点,宣教人员“对症下药”,在《鸦片战争与香港》及《鸦片战争之虎门海战》讲座中注重讲述学生的知识盲点,并在课程进行中采用互动提问的方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讲座取得的成功是鸦片战争博物馆始料未及的,多所香港学校反映热烈,有几所学校还专门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团到海战博物馆聆听讲座,其中参加过该项活动的香港迦密爱礼信中学师生表示,讲座使他们从更多层面、更广的视角了解香港历史,是课本知识的有效补充。
2、重走旧址,表达爱国情怀
2009年以来,鸦片战争博物馆分别邀请香港狮子会中学、香港曾壁山中学等多所学校前来参加“追忆先贤、重走古战场——虎门海战纪念周年”等活动,香港学生通过参观虎门炮台旧址、朗诵缅怀先烈诗词等形式,强化自身国民身份认知,表达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
3、举办特色活动,多形式缅怀历史
近几年,鸦片战争博物馆每年都与香港和内地多所中小学校共同举办“中国之美─国旗飘扬、情系中华”大汇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升旗礼、国情教育图片展、歌舞表演等,每次参加活动的学校数量达40所以上,逾二千名中港学生及教育界资深人士参与其中。历经数年,该项活动已在内地和香港社会各界产生一定影响。
4、加强合作,促进交流
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应港方邀请,鸦片战争博物馆代表团出席由香港国民教育学会与香岛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山足迹游”系列活动,并于2011年3月11日在香港举办“辛亥百周年——中山事迹赤子情交流会”,同时邀请国内数间学校师生来港交流,一同追寻辛亥革命的足迹,重温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成长之路和革命事迹,活动得到多方的响应与肯定。
虽然上述活动更多的只是近代史知识的普及,它所传递的信息量也不大,但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国民身份认知和爱国情怀。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人承诺,将来博物馆会更加倚重讲座、阵地讲解等一些能够承载更多内容的宣传教育平台,对香港中小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和教育,进而达到由浅入深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与香港国民教育的对接。同时,博物馆将号召东莞市其它公益教育基地加入活动行列,从而充分利用东莞市现有近代史教育资源,实现这种宣教模式的推广。
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国情结,它可以从耳濡目染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里得到,甚至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体现。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激发香港国民的这种爱港爱国的情愫,进而实现向普遍意义上的、深层次的爱国情怀过渡。如今,博物馆宣教工作目标和宗旨已被定位为“增加与传播知识”,博物馆的功能从着重保存与研究文化资产、服务社会精英,逐渐转型为着重诠释与沟通文化讯息,服务普罗大众的机构。“唯观众与时代不可负”已然成为宣教工作最强音。在一个社会,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缺一不可。如同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需要良好的治理一样,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人心领域也需要良好的治理。文化价值观的力量与国家治理的其他力量共同使用,国家或地区治理才能至臻。香港的国民教育虽是当务之急,但难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必将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中不断得到完善。
四、借鉴成功经验,突出东莞特色
借鉴鸦片战争博物馆运用近代史题材与香港国民教育实现对接的成功经验,推而广之,将更为宽题的题材运用到更广大的地域。东莞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毗邻港澳,作为广东省的重要侨乡之一,东莞有超过85万的华侨、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可利用近代史资源众多,遍布名胜古迹,除了上文提及的虎门炮台遗址、鸦片战争博物馆、抗日名将蒋光鼐故居,还有中外闻名的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海战博物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博物馆、东莞博物馆和展示东莞名城风采的市展览馆以及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等等,它们不仅彰显着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东莞市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资源。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源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平台,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和大课堂,这对推动港澳台及内地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具有极大的帮助。在对接形式上,今年我国奥运代表团访港澳引发爱国潮就非常值得借鉴。为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发力:
1、统一战线,形成机制
统战部、外事局、港澳台办、共青团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与两岸三地的学校及有关组织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多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制定活动计划,对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要软推销,循序渐进的施加影响,而非生硬灌输。多主办或协办青少年活动,如青年创意比赛、讲座、游学活动等,有步骤地加强港澳台青少年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部门之间保留畅通的交流渠道,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联系,形成大统战格局,简化活动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引导各教育基地参与国民教育的对接和推广之中,对其中做得好的部门给予适当奖励,对做得不好的部门提供必要帮助,建立反馈平台,形成长效机制,并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
2、合作共建,开展活动
根据受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活动内容,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祭扫活动;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参观、瞻仰、考察,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利用基地兴办“冬令营”、“夏令营”。开展寻根之旅,追寻历史足迹等系列活动,让港澳台青少年进入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中国历史,并从中接受深度爱国主义教育。
3、保障经费,促进交流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基金会,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每年组织港澳台各大院校的学生到东莞考察或东莞学生到港澳台交流。每次考察持续一周时间,不论去哪个镇区,都安排考察者到当地的学校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或者请教授为他们讲述中国历史和文化。对当中产生的费用视具体情况给予全额报销或适当补助,以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拓宽渠道,全面宣教
外事、侨务、宣传等部门与主管港澳台事务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除课堂、书本外的国民教育宣传,同时要为港澳台同胞和其他海外侨胞提供关于祖国建设成就,国家方针政策,民族历史文化及其他方面优秀的文艺作品、图片影像资料等全方位的宣教。现今香港也会引进一些内地的历史剧,香港年轻人也很喜欢看,这也是一种宣传内地历史文化的一种方式。
5、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宣教工作者自身不仅要对所宣传的本体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能够知晓自己博物馆或纪念馆、纪念遗址等近代史资料的来龙去脉及所传承的精神,同时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能够用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将这些资料所要表达的历史情愫及民族风貌烙印在受教者的内心或润物细无声的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宣教队伍需要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然而,鉴于目前我国各相关宣教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为改变这种现状,更高效的推广国民教育,有必要要求各单位或组织选拔合适人员定期到县、市、省级或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并对培训结果做一个合理的检验,只有那些专业考核合格的宣教者才能准许他们利用公共资源进行国民教育的宣传和推广。
6、出台政策,主动邀约
东莞有实施爱国教育对接和推广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更为高效、合理的利用这些近代史资源,我们需要打破过去“等客上门”的惯性思维,主动出击寻找“客源”。各个有条件的宣教基地可以借助统战部、外事局、港澳台办等部门主动联系两岸三地的学校或社团等企事业单位,邀约他们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可以出台必要的法规硬性规定各牵头单位、主办或协办单位在邀约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职责,按各宣教基地规模,设置最低邀约门槛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定期抽查邀约情况,确保邀约任务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