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浅析孙中山的协商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编辑日期:2014/6/9  作者:广东民革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 黄理军

   协商民主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
   孙中山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他提到了三民主义,其中就包含了民主的内容,他所说的“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也是代表民主,争取人民获得民主权利。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相互勾结,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白热化,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举行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成立了中华民国后,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法:《临时约法》。它的贡献就是,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它深入人心,所以后来无论是张勋复辟还是袁世凯的复辟,都再也不能成功,只会得到国人的一致反对而宣告失败。孙中山还接受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国共双方实行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启了中国政党之间民主协商的先河。
   民主协商深入民心。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中国领土和人民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任意践踏和蹂躏,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完全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双方再度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在一切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存在的地方,共产党员必须采取和他们一道商量问题和一道工作的态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正式文献中使用民主党派的表述”。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在实践上的典型形式是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三三制”的实质是民主,就是使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政党均有参与国事的权利和机会,就是共产党不包办国事,而是与其他阶级、政党共商国事。从制度上为党外人士进入政权并占有一定比例提供了保障。这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各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参与抗战,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雏形,它最大限度、最充分地凝聚和调动了根据地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是协商民主推动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典范,“开启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先河”。
   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那段日子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继续将孙中山的民主协商精神发扬光大,积极进行民主协商。1946年1月,在政协会议召开前后及期间,各党派之间开展了很多协商活动,并在军事、宪法草案、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和国民大会等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结果迫使国民党代表不得不接受共产党的某些主张。毛泽东依靠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组建政权的方针又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开启了通过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的民主形式,成为中国协商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挤在西柏坡低矮的民房里讨论有关部门起草的“五一口号”,“五一口号”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的主题。当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给沪局港分局的指示》,进一步促进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转向。梁漱溟、黄炎培就表示:“民盟今后将加强同共产党的合作,第三方面今后有任何重要主张和行动,民盟必事先同共产党协商并征求同意,以防止蒋介石利用第三方面名义,孤立共方,欺骗人民。”,其他各民主党派都纷纷表示要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协商。各民主党派由于这一正确选择,决定了它们在今后发展中获得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力量从“联合革命”到“协商建国”再到“合作治国”,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主体地位平等。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在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中,在双周座谈会上,在最高国务会上,在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议上,参政议政,协商共事,已经形成惯例,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形式丰富多样。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在民主协商制度的推动下,人民团结、社会和谐,中华民族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孙中山的民主协商思想,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在民主协商制度的推动下,一定会实现。

(作者系民革湛江市委会党员)

——摘自民革广东省委会编 《孙中山与协商民主研讨会论文集》